那些询问抑郁症怎么办的朋友,后来都怎样了?再说抑郁成因和对策
文,王彦辉
在头条上询问抑郁症的贴子很多,回答也是热点,而且五花八门。可见抑郁问题的普遍性和人们的关切度很高。那么多询问抑郁症怎么办的朋友,后来都怎么样了?走出抑郁了吗?
看看这些典型的问题吧:
在网上测试了一下,是中度抑郁症,怎么办?高一因抑郁症休学?复读要注意什么?
抑郁症,感觉对谁都没有感情,对任何事不关心,怎么办?得了抑郁症要不要看医生,不看医生会不会自杀?受点委屈就想自残想死算是抑郁症的表现吗?我有一个朋友在家里躺了一个多月,可能患有抑郁症。请问应该这样帮助他?有什么办法让自己从抑郁里走出来?
我有抑郁做过电休克治疗,吃药长时间无效怎么办?做父母的好女儿太痛苦了,我快抑郁了,怎么办?抑郁症患者在心理辅导疗程中对老师失去信心怎么办?得了抑郁症应该如何调节,有什么好办法?和女友分手两个月了,连续失眠两个月,查出重度抑郁症,怎么办?躯体性焦虑症与忧郁症障碍怎么治疗?
对抑郁症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
这么多疑问,这么多痛苦,询问抑郁症的朋友们,是不是有了对抑郁症的全面认识呢?是不是对抑郁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呢?是不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调整方法?
如果你还犹豫不决,不妨让我带你从生本能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看对抑郁症的基本认识。
关于抑郁症目前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足以让抑郁者无从选择,一种认为抑郁症是病,需要吃药;一种认为抑郁症不是病,是情绪问题,需要心理疏导。当然,还有一种折中的认识是吃药和心理疏导同时进行。
用药治疗并非根本
从我本人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十几年来,接待和处理过很多抑郁者,对抑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这些认识与某些教科书上也有分歧,但对事物的认识是向前发展的,有分歧并不是坏事。在这个基本认识基础上,我接待和调理好很多抑郁者。希望和朋友们分享与探讨。
抑郁症是一种医学上人为设定的一种病,主要是消极悲观情绪与行为,其主要特点有三低,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活动减退,症状持续两周以上按抑郁症处理,开药治疗。
包括我在内的一些心理学者认为医学上这样的处理还是太笼统和简单了。
心理疏导是大正大道
抑郁症的典型表现是消极情绪,这说明抑郁问题首先是情绪问题。情绪是由事件(广义)引发的,处理情绪,要从处理引发情绪的事件入手,包括对事件的处理办法和态度看法。事件得到处理了,态度看法得到调整了,情绪自然缓解。
处理事件主要是打破束缚和思维局限,积极想办法消除和减少事件引起的危害;处理态度看法主要是以合理的态度看法取代不合理的态度看法。这种处理思路就是心理疏导的思路。在心理疏导过程中,心理老师了解问题,分析问题,发现症结,给予指导,达到缓解和消除抑郁的作用。
以恋爱失败举例说明
医学上将抑郁设定为病,然后开药来解决,其实是缓解不良情绪本身,抑郁者可能不那么悲观了,但对引发不良情绪的事件没有任何作用。
例如恋爱失败引起不良情绪,药物可以缓解不良情绪,但恋爱失败的问题怎么解决和看待,如果不能解决和合理看待,还是会沉陷不良情绪之中。
所以,建议有抑郁症和抑郁倾向的朋友,尤其是能够在网上自由交流和发贴询问的抑郁者,大胆选择我们的心理疏导。思路正确,方法正确,才会有好的效果。
对重度抑郁的判断和说明
我们也主张有些重度抑郁者和轻生者要用药。因为轻中度的抑郁者,能够正常的语言表达,心理疏导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能正常语言交流是最基本的条件。而那些重度抑郁者不能正常语言交流,轻生者不想交流,所以是要用药物控制情绪的。
重度抑郁者或者是打击太大,导致心理崩溃,出现意识混乱;或者是长期和大量认识偏差失去生活信心,没有主动求治的意愿,无法接受心理疏导。
心理疏导可以见效快费用低
有些人认为做心理疏导见效慢、费用高。这在以往的心理机构确实存在,他们对抑郁症的认识不全、理解不清,导致疏导思路不准、效果不佳、时间拖长,费用也相应增多。
现在思路正确了,方法适当了,加上抑郁者的配合,一般的抑郁都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分析和指导。加上后期指导直至完全摆脱抑郁,也不会出现很长时间也无效的情况,费用也自然会降低。
简明地说,通过正确的心理疏导,一两次得到分析指导走出抑郁的人,也占比很多。这是保守一点的说法,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不宜把效果说的太大,以免误导公众产生过高的期待。
关于抑郁的自治
还有一种情况是关于抑郁症的自治问题。抑郁症是情绪问题,情绪是事件引起的,合理处理和看待事件才能走出抑郁。但是,个人身在其中,往往看不到问题的真正原因,因此不容易自我调整。
另外,抑郁、情绪、行为、态度、看法,这中间有太多复杂的纠缠,若非心理专业训练,实在不容易理清。建议想自治解决自己问题的朋友,早点放弃这样的想法。
那些询问抑郁症怎么办的朋友们,不要再犹豫和徘徊了,大胆迈进心理疏导的大门,新的认识要在头脑里建立起来,新的生活也正在向您阔步走来!
作者简介:王彦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创立生本能心理学及简快疏导技术,专长处理子女教育、婚恋家庭、焦虑烦躁、紧张恐惧、抑郁失眠等各类心理行为问题。原创编写的教学讲义《都能教出好孩子----教育孩子的三驾马车》,电子版参看下面链接,欢迎索购纸版教材。
往期精品心理分析评论:
家教宝典《都能教出好孩子》10集
关于癌症和生死,我们要知道的
有些身体“病”要从心调整
告别失眠,绕不过的心理关口
跳崖女孩的心理分析和抑郁
如何帮助老年人克服5种不良心态
亲人有了心理问题怎么办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如何应对
邢台心理咨询,心理学研究
飞扬心理